作者/心灵流浪
*******
http://q.163.com/759929164/blog/cukuang/6410311020090246623549/#6410311020090246623549
(上面网址是粗犷文网址)
粗犷的见解精到!简单说就是:注重内容,合律莫损内涵;明白晓畅,忌生涩;有美感,忌俗白。
关于格律,我想说几句。
不是只有注明律绝的,才是好诗,历史上流传下来那么多五古、七古、乐府,谁也没有说不好。但注明是律绝的,当然应该基本符合律绝的格律,不符合格律,当然就不是律绝,也不应该叫律绝。填词也是,用哪个词牌,就应该认可哪个词牌的格律,不符合格律,就不应该标注相应词牌。完全可以自己另“造”词牌嘛,大家都认可新造的格式,这就是新的格律,新的词牌!你也可以如柳永、姜夔等,词坛永久留名了!何放着名垂词坛而不为,非去做无其实而用其名之事呢?!不用旧律,却用旧牌,这种做法,我认为不可取。不想受格律限制,可以呀,写新诗嘛。不新不旧,也可以呀,别标词牌,有思想,有内涵,有韵味,读者照样欣赏;标注词牌,为内容,小有出律,也未偿不可,但严重出律,或只字数不差,再没有一条在律上的,读时就如同听歌,没有一句在调上,只能令听者倒胃口一样,也会令读者,特别是令知道格律者倒胃口,对作者有害而无益!
关于声韵,我想说几句。
现在基本是认可双轨制,即旧韵和新韵并行。但我敢说,将来之诗苑词坛,必是新韵之天下!
有其声方有其韵!旧韵是以中原或中南方言发音为基础的,几千年中华文化在那里滋生发展,《太平广韵》、《平水韵》等都有不可磨灭的贡献!现今推广的普通话,是以北京话发音为基准的,也就是新韵,至今已经五十余年,全国五十五、六左右岁及以下的人读文章时,我想基本发音都是新声韵了,我们也都清楚,新韵与旧韵中大部分汉字读音是相同的,只有很少的不同,因此,那部分与旧韵读音不同的字的旧韵读音,知道的人已经不多了!有许多年轻人按旧韵写诗,也只知道这些字属于平声还是仄声,有些词牌是用入声字押韵的,也根本不知道字的读音。诗词做出来,不仅仅是看的,更应该读的,要朗读!(虽然有时我们是在默读,但也是按朗读的那种声韵感在默读的。)在委婉轻缓的音韵中,体会情感的温柔、缠绵、凄楚、孤独;在铿锵激越的音韵中,体会情感的慷慨、激昂、悲壮、苦闷!不知古音,却用古韵,怎么能体会出那种细腻的情感!用新韵读旧韵,往往又失应有的韵律。因此,旧韵已失去了可以长期推行的空间,她的历史使命已经快要完结了!综上所述,应该在现实中多提倡新韵!古韵不等于古雅纯正,新韵才更能体现粗犷君提倡的为诗词之道。
我想,圈子中的诗词,用新韵的才不用标注,而用古韵的才应该标注!并且要标注读音,旁边还要用同音字提示才好。
评论